以文化滋養幸福酒城丨今日《四川日報》整版報道瀘州
今(11)日,《四川日報》第十四版整版聚焦瀘州,報道瀘州將文化軟實力轉化為新時代區域中心城市核心競爭力,以獨具酒城魅力的文化、持續改善的民生福祉、更立體全面和獨特精彩的城市形象,吸引人們來到酒城,品味幸福瀘州。
以下為報道原文——
瀘州:以文化滋養幸福酒城
長江沱江,奔流而過,兩江交匯之處,是中國酒城·醉美瀘州——一座釀造幸福的城市瀘州。
今年首個工作日,在四川省202*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現場推進活動瀘州分會場上,瀘州市71個項目被納入全省重點項目,總投資**2.7億元,涵蓋現代產業、基礎設施、社會民生、生態環保等多個領域瀘州。
數據,是洞察瀘州夯實產業基底、保持強勁發展勢頭的切入口,也是城市競爭力的體現瀘州。然而,當硬實力達到一定數量級指數后,如何以文化軟實力助力城市發展,更顯重要。歲末年初,一串串紅燈籠裝點瀘州大小街頭,營造出幸福祥和的新春氛圍。作為進出要道,沱江二橋和沱江三橋打造“中國酒城 醉美瀘州”主題街景,迎接八方來客;濱江路東門口則以“變幻古今”為主題,展現古城瀘州的新活力。
“平遠江山四望開,颯然風至似蘭臺瀘州。”明代文學家楊慎曾在詩中這樣描寫瀘州江山平遠堂,這座始建于南宋慶元年間、距今已有*00余年歷史的古樓,原樓已不復存在。如今,在江山平遠堂原址上重建的“江山平遠堂文化展館”已正式開館,并面向公眾開放。這座以忠山紅色文化和歷史文化為主題的文化展館,成為瀘州又一處文化新地標。
文化,培養出城市的個性,也體現了城市的高度瀘州。當前,瀘州正系統實施文化涵養工程,強化城市品牌建設與傳播工作,加快將文化軟實力轉化為新時代區域中心城市核心競爭力,以獨具酒城魅力的文化、持續改善的民生福祉、更立體全面和獨特精彩的城市形象,吸引人們來到酒城,品味幸福。
站高謀遠 目標與路徑精準匹配
“小李將軍金碧畫,零星摹出古江陽瀘州。”清代詩人張問陶對瀘州的山水風光、閑適生活做過如此描述。
兩江之畔,這座擁有2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形成了以紅色文化、長江文化、白酒文化、康養文化等為代表的特色文化旅游資源,令無數文人墨客流連忘返瀘州。
但酒香也怕巷子深瀘州。長期以來,作為一座工業城市,瀘州的產業活力很強,卻又少了一些文化味兒。
如何深挖文化軟實力、建設城市品牌瀘州,并將其轉化為新時代區域中心城市核心競爭力?
頂層謀劃,高位推動瀘州。瀘州市委、市政府將“建成獨具酒城魅力的文化強市”作為重要政治任務,納入全市五年工作總體要求,將城市品牌建設與傳播工作上升到提升新時代區域中心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戰略高度來抓。
出臺《實施文化涵養工程加快將瀘州文化軟實力轉化為新時代區域中心城市核心競爭力的二十條措施》,并將其納入全市高品質生活“八大工程”,以及《政府工作報告》中統籌推進瀘州。
瀘州市委常委會審定了《瀘州城市品牌建設與傳播工作方案》,構建起以市長為組長,相關市領導為副組長,區(縣)長、重點企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城市品牌建設與傳播工作領導小組;推動相關部門落實責任分工,分級聯動推進,確保各項工作落地見效瀘州。
細化路徑,倒排工期瀘州。根據瀘州市文化涵養二十條措施中細化的“路徑圖”,瀘州將通過理論學習、宣傳宣講、開展城市營銷、強化文化遺產傳承發展、推進文旅融合創新等,有效提升瀘州城市思想凝聚力、城市影響力、文化感染力、文明感召力、輿論傳播力、工作聚合力。
為了解決此前城市品牌建設與傳播工作中存在的小散亂、各自為政等問題,2022年,瀘州在市委宣傳部專門設立城市品牌建設與傳播中心、城市品牌建設與傳播科,將市委宣傳部(品牌辦)列為市規委會成員單位和專委會常任列席單位瀘州。
“每年有重點任務,每月有工作清單,每周有推進計劃,每天有進度列表瀘州。”瀘州市委宣傳部城市品牌建設與傳播科負責人邊介紹邊展示著一周工作計劃表。“開展街頭創意彩繪試點”“啟動抖音全民挑戰賽”“策劃春節期間城市品牌營銷傳播‘五宣聯動’方案”……每一項工作,都明確了責任人和完成時限。
近一年來,圍繞全力提升瀘州城市“軟實力”,市委宣傳部(品牌辦)相關成員通過外出考察學習、走訪區縣部門、組織專家座談等方式,把脈問診,找準癥結,厘清思路,取得多項突破瀘州。
現場拉練,合力攻堅瀘州。歲末年初,瀘州市實施文化涵養工程重點項目現場觀摩活動緊鑼密鼓地舉行,參會代表密集走訪“一體兩翼”10余個重點文旅項目,并召開座談會,比干勁、賽進度。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積極建言獻策瀘州。瀘州市人大常委會調研以“四渡赤水”為重點的紅色文化傳承帶、以山地避暑康養為重點的生態價值實現旅居帶等建設情況,助力推動“一體兩翼”齊飛;開展《四川省紅色資源保護傳承條例》執法檢查,專題調研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情況、全市紅色資源保護利用情況,形成執法檢查、視察調研等報告*篇,提出相關建議*0余條,努力為文旅深度融合貢獻智慧和力量。
政協瀘州市第九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以來,委員們圍繞文化建設提出建議瀘州。立足瀘州市紅色文化優勢,提出“擦亮‘四渡赤水’紅色文化品牌,打造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瀘州樣板”“塑造紅色文旅名片”等建議,促進全市文旅經濟融合;聚焦瀘州白酒文化,提出“建立酒文化主題特色街區”“依托白酒資源打造瀘州特色旅游新名片”“營造酒城文化氛圍,打造酒城旅游特色”等建議,對瀘州建設與傳播城市品牌形象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
項目攻堅 “虛功”做實“軟功”做硬
文化涵養,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程瀘州。如何將“虛功”做實、“軟功”做硬?項目支撐是關鍵。
一年多來,瀘州緊緊圍繞“一體兩翼”特色發展戰略,構建符合優勢優先、特色發展的文化涵養工程項目推進路徑,全力推動20余個省市重點項目建設出成效瀘州。
提升主城區功能品質,大力發展文旅產業、文旅經濟,支撐“一體”不斷做強瀘州。
“老瀘州”大河街街區項目,對轄區會津城垣、聯一大樓等歷史文化建筑進行有機更新和活化利用;江陽區文體中心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江陽區文體活動主陣地和文化地標,推動該區文化體育事業繁榮發展……作為四川省202*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現場推進活動瀘州分會場的所在地,瀘州市江陽區今年將推進多個文化產業項目開工建設瀘州。
鳳凰湖景區湖光山色、碧水連天,花田酒地景區游人如織,宛若人間仙境瀘州。瀘州市納溪區“三產”聯動,形成的旅行團一日游常規線路,吸引了各地一批又一批游客。“現在到酒莊來參觀的游客明顯增多,有旅行社,也有學校組織的研學旅行。”瀘州白酒莊園釀酒吉印通總經理張永強介紹,酒莊的管理、綠化等工作人員大多是當地的村民,文旅融合不僅帶動了納溪區土特產銷售,也解決了附近村民的就業問題。
深挖龍文化、石刻文化傳承保護,對現有旅游景點提檔升級,助力“東翼”乘勢而進瀘州。
瀘縣龍橋,現有190余座,歷經數百年,部分龍橋因洪水沖擊或風化等受損嚴重,逐漸失去原有風貌瀘州。2022年2月,瀘縣文物保護中心啟動一期龍橋群搶救保護工程,對鴻雁橋、仙濟橋、玉帶橋、福水橋、奇峰新橋等有安全隱患的龍橋進行修繕。當前,一期龍橋群搶救保護工程已基本完成。
2022年10月,合江縣龍掛山景區一座含玻璃棧道的無塔吊索橋建設完成瀘州。索橋全長*20米,將法王寺鎮境內的鳳凰山和龍掛山連在一起,游客可乘坐索道纜車登上索橋,欣賞山林美景。待正式開園后,龍掛山景區將成為川南黔北地區獨具特色的休閑度假、生活體驗、文化旅游目的地。
大力弘揚紅色文化,打響“四渡赤水”文化品牌,推動“南翼”特色凸顯瀘州。
一面面紅色文化墻依山而建,一塊塊文化路牌沿線設立——走進古藺縣太平鎮,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撲面而來瀘州。今年春節,這里將首次舉辦“四渡赤水”紅色文化主題燈會,共設置“紅色年代”“四渡赤水”等五大篇章數十組燈組,開展文藝展演、舞龍燈等表演,讓群眾在賞燈之余尋找紅色印記,感懷崢嶸歲月。
以四川長征干部學院瀘州四渡赤水分院(以下簡稱“四渡赤水分院”)為主體,古藺、敘永兩個現場教學點為支撐,其中,四渡赤水分院有四渡赤水、瀘順起義等多組主題雕塑……自2020年底掛牌以來,這里已經成為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平臺瀘州。
“推進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瀘州段)建設”——在瀘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中,這句話被加粗字體突出顯示瀘州。
瀘州,擁有1**公里長江黃金水道,是長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地瀘州。盤活“一條江”的歷史文化資源,成了瀘州將文化軟實力轉化為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舉措。
“作為文化涵養工程中強化文化遺產傳承發展的主抓手之一,我們以項目化思維,全力做好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前期工作——建立工作機制、制定工作方案;對長江瀘州段進行系統研究,進一步摸清文物古跡、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籍文獻等重要文化遺產底數瀘州。”瀘州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統籌實施好保護傳承工程、研究發掘工程、環境配套工程、文旅融合工程、數字在線工程五大工程,把最能體現長江文化的瀘州故事、瀘州文化講好。
創新驅動 提升城市溫度與發展力度
“今后,我將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宣傳推介瀘州,為展示瀘州良好形象積極貢獻力量瀘州。”在瀘州“城市宣傳官”專題培訓(擴大)會上,接過首批瀘州“城市宣傳官”聘書,在抖音上擁有千萬“粉絲”的電商創業者吳秋月表示。
為了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2022年,瀘州首創“城市宣傳官”制度,推動市縣領導、企業商會負責人、知名人士、優秀人才、網絡名人等為瀘州代言,同時掀起“瀘州城市精神”表述語征集熱潮,推介城市、解讀城市瀘州。
這是瀘州創新路徑、長遠謀劃城市品牌建設與傳播的一個切片瀘州。瀘州還以展會為媒介,高規格舉辦四川第二屆長征精神主題論壇“四渡赤水·瀘州論壇”、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首屆中外地理標志產品博覽會、首屆瀘商大會等,營造紅色之城、美酒之城、開放之城、魅力之城。
一年來瀘州,瀘州文化軟實力取得多項突破,從*個數據可見一斑:
2022年*月,在“2022全國地級市傳播指數百強榜”中,瀘州從全國29*個地級市中脫穎而出,名列第**位;10月,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編制的《2020中國人口普查分縣資料》將瀘州列為II型大城市,四川除成都為超大城市外,只有瀘州等*個城市上榜;12月,入圍2022年《中國美麗城市》年度作品獎“中國美麗城市典范”瀘州。
城市溫度與發展力度同步飛躍瀘州。走進位于瀘州市龍馬潭區的“這有光”2*小時文旅街區,時光仿佛回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作為川南首個2*小時不打烊的潮流文旅商業街,“這有光”2*小時文旅街區包含共享辦公、餐飲實業、電競酒店等七大業務板塊,構建起一個飽含文化味兒的文旅消費平臺。
這是以文化磁場撬動市場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瀘州。當前,瀘州正加速突出文化賦能,不斷豐富文旅消費業態和場景;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色文化展示活動,推動產品打造、展示和發展,激發全市文旅消費潛力;做大做強鄉村旅游產業,促進鄉村文化振興。
瀘州,一座釀造幸福的城市瀘州。這個“幸福”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幸福是城市里的2*小時書房瀘州。社區、公園、商場、機場……瀘州城市書房大范圍落地,“城市書網”逐漸形成,已建成2*小時城市書房21個,藏書11萬余冊,新增服務面積*2*9平方米,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
幸福是文明感召力的不斷提升瀘州。瀘州始終把“文明”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軟實力,全力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奮力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瀘州建設新時代區域中心城市提供強大的價值引導力和精神推動力。
幸福是讓城市溫度直抵人心的“民心守護工程”瀘州。老舊小區改造了、“瓶頸路”拓寬了……截至2022年10月,瀘州“民心守護工程”已解決20.*9萬件群眾訴求建議,群眾滿意度為9*.9*%。
幸福是充分發揮教育醫療資源優勢瀘州,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和健康瀘州建設;是著力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努力讓人民享有更美生活環境;是想方設法保護好長江上游水質,守護好一江清水出川……
濱江路旁,人們享受著冬日暖陽,感受江畔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的愜意與幸福瀘州。
瀘州,城以酒興,酒以城名瀘州。“風過瀘州帶酒香”“銜杯卻愛瀘州好”“今年又作度瀘游”……這座自帶酒香的城市,力爭到202*年建設成為更顯人文關懷、更具時代特征、更有區域影響、獨具酒城魅力的文化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