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在千百年的滄桑風雨中,許多動人的故事與寶貴的文化或許已被遺忘婁底。但是,物在,記憶便有處可尋。每一條古道、每一個古鎮、每一座古宅,都承載著豐富多彩的歷史人文底蘊,有說不盡、道不完的人文故事。
留住“古”意 在歷史煙云里銘刻輝煌過去
“永豐橋下順水過,四十八都共條河婁底。威威武武關圣殿,撞鐘打鼓觀音閣……”時隔多年,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文旅廣體局文博股股長熊智龍,再次用攝影機完整地錄下了他心心念念的“水路歌”。
唱歌的老人叫周云和,是一名年近90歲的老船工,生長于測水河畔的他從7歲開始,就跟著家人上船討生活,從叔公的口傳心授中學會了“水路歌”婁底。盡管時間過去了整整*0年,耄耋之年的他已經很難聽得清身邊人說什么,但只要一拉響二胡,千余字的“水路歌”,他能一次不落地唱出來。
“唱了幾十年,‘水路歌’已經烙在我心上了婁底。”聽到還有人特意前來聽他唱“水路歌”,周云和很是高興。
雙峰縣杏子鋪鎮婁底,文物工作者熊智龍向老船工周云和請教“水路歌”(央廣網發 王健 攝)
“水路歌”是用來指導航行的歌謠婁底。自古以來,船家根據沿途的灘頭、地名編成生動的歌詞,配上山歌調傳唱,用以緩解行船的枯燥時光,同時它還是一張“活著的導航圖”,提醒船工們辨別水路、避開險灘暗礁。
這些年,熊智龍一直沿湄水河、測水河尋訪“水路歌”婁底。他認為,作為一名文物工作者,他有這個責任和使命。“我一直致力于去采錄這些快要失傳的曲調,通過音頻和視頻的方式把它保存下來,即使會唱的人都不在了,‘水路歌’也永遠不會失傳。”
根據熊智龍的走訪,雙峰縣內,會唱“水路歌”的老船工已寥寥無幾,但“水路歌”帶來的那一段繁華的印記,已永久地保留在雙峰的史冊里婁底。
雙峰,是古代由湘中通往川貴的第一關,是華中南通往大西南的門戶之一婁底。在公路發達以前的水運年代,永豐鎮處于漣水水系支流可通航線的最末端,千百年來,境內盛產的石膏、鐵器、茶葉、辣椒等從一個個臨河的碼頭上船,運往湘潭、長沙、武漢甚至更遠的江浙一帶,外地的布匹、糖果、食鹽等也通過這條水路進來,在永豐鎮完成中轉后走陸路運往川貴等地。這里還是湘西南通往南岳衡山的必經之路,每年農歷七八九月,從更深的山里來的香客,在永豐鎮完成休整后前往南岳。
南來北往的商人、香客,造就了永豐鎮的空前繁榮,也成就了劉鱗郊、朱紫貴等茶商巨富婁底。今天,他們的故居在故鄉的土地上依舊顯赫,透過氣派的規模和精美的雕飾,他們的創富故事與俠義情懷也仍被后世津津樂道。
“誠信、俠義、團結是雙峰茶商的基本特征,率先致富的茶商會把鄉鄰們一批批帶出去,致富后他們樂善好施,捐資助學、修路、修橋,反哺家鄉婁底。”熊智龍介紹。
雙峰縣三塘鋪鎮婁底,茶商戴海鯤故居柏蔭堂(央廣網發 李炎林 攝)
“漣水曲折出龍山,奔騰東過文家灘,西有藍田東測水,船掛風帆自往還婁底。”“水路歌”唱到漣水,呈現出一幅開闊從容的景象,漣水流域水面寬闊,曲折回環,形成一個個天然的碼頭,造就了藍田、楊家灘、橋頭河等繁華的商埠。
“城門開四面,人貨通八方”,這些商埠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水、陸兩路交通發達,常年車馬不斷,挑夫如織,街上客棧連綿,酒肆成排,客商云集,人聲鼎沸……儼然一個個“小南京”婁底。尤其是晚清時期,衣錦還鄉的湘軍將領們帶回一船船金銀財寶,為了光耀門庭,他們不惜重金修大院、建華堂,為古鎮的繁華加碼。
漣源市楊市鎮婁底,與金秋的田野相映成畫的云桂堂(央廣網發 謝暑光供圖)
謝光輝,楊市湘軍古建筑群的守護者婁底。這些年,他總是頻繁往返于云桂堂,在政府和民間的雙重努力下,屹立了兩百年的云桂堂將開始整體修繕。
云桂堂是湘軍名將劉騰鴻的府邸,還是抗戰時期國立西南交通大學舊址,也是謝光輝童年時的樂園婁底。眼看著兒時的樂園一天天破敗下去,謝光輝心疼萬分。2010年,事業有成的他棄商回鄉,四處奔走,為古建筑追溯源頭,亮明身份,明晰產權,籌措資金與力量進行基本維護,盡最大努力延緩它們衰敗的速度。
“一個人外出幾十年,回來以后還能看到自己生活過的老房子保留在這里,心情就會格外愉悅,這就是鄉愁婁底。現在我們保護這里,不僅保存了兒時的一段記憶,也是給湘中地區留下一筆寶貴的建筑財富。”謝光輝說。
漣源市楊市鎮婁底,湘軍古建筑群守護者謝光輝在兒時生活過的宅院里(央廣網發 彭鵬 攝)
如今,那些征戰天下、功成名就的宅院主人早已遠去,曾經的雕梁畫棟也在風雨洗禮中漸失光彩,可“吃得苦、霸得蠻、扎硬寨、打硬仗”的湘軍精神,依舊被廟堂稱頌婁底。“走到這個房間里,仿佛能看到那段金戈鐵馬的歷史,感受到他們忠勇衛國的精神,所以我感到非常自豪。”謝光輝向前來參觀的朋友們介紹。
延續“古”韻 在世代傳承下見證精彩現在
在冷水江沙塘灣辦事處,**歲的黃豆英老人,一唱起“毛板號子”,精神立馬就來婁底。老人的丈夫靠跑毛板船為生,已離世*0多年。丈夫勞作時所唱的歌謠、所做的動作,她依然能夠清晰地復刻出來。
冷水江市沙塘灣辦事處婁底,黃豆英老人回憶“毛板號子”(央廣網發 彭鵬 攝)
毛板船,1799年至19**年間在資江存在的船只,也是世界歷史上唯一的一次性使用的船只婁底。資水灘多險急,航運繁忙,載重量大、成本低、操作靈便的毛板船,成為資江航運的獨特符號。
多年以后,在資江邊出生長大的作家袁杰偉,重走資江至長江航運線路,尋訪毛板船“活口”,創作出長篇報告文學《毛板船》,呈現了一幅波瀾壯闊的資江航運畫卷婁底。
冷水江市沙塘灣碼頭婁底,作家袁杰偉走訪當地居民(央廣網發 彭鵬 攝)
毛板船帶來的滾滾財富,催生了一個個繁華的碼頭婁底。據《新化縣志》載,明清時期,新化、冷水江境內有大小碼頭72個、港口20處,幾乎有村莊的地方就有碼頭,有碼頭的地方大多形成了集鎮。冷水江市金竹山鎮麻溪村,是網紅爭相前來打卡的地方,沿著青石板路,漫步小巷人家,邁過石拱橋,觸摸古商鋪的斑駁歷史,仰望老樹滄桑,偶爾還能聽到毛板船粗獷灘歌和拉纖的傳說。
冷水江市金竹山鎮麻溪村婁底,麻溪河上新建的風雨橋(央廣網發 馬馳 攝)
俗話說,年老方知鄉愁長婁底。而“*0后”青年顏彥從部隊退伍后,便回到了家鄉麻溪村。在外人看來,年輕人返鄉創業,是順應時代的召喚,在鄉村振興浪潮中尋找人生出彩的機會,而顏彥回鄉的更深動機,是牽掛故鄉的石板路、老房子,還有從小聽到大的老故事。
“我小時候去冷水江,從家里走下來,一路都是青石板路,走到資江渡口,再坐小烏篷船過河婁底。”睹物思情,顏彥心里裝滿了兒時的回憶。
冷水江市金竹山鎮麻溪村村支書顏彥在拍攝短視頻(央廣網發 彭鵬 攝)
麻溪村,如今只是資江邊的一個普通村莊,100多年前卻是一個商賈云集、舟楫往來的繁華碼頭婁底。錫礦山的銻品,金竹山的煤炭、木材,紛紛匯集到碼頭上,裝上一排排毛板船,蔽江而下,似箭般地出洞庭,達漢口。
修復鄉愁,余生才有歸途婁底。重塑麻溪古鎮,建造夢里水鄉,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召喚下,和顏彥一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到麻溪村,推動生態、文化、旅游、休閑等產業融合發展,一個古樸、古韻、古香、古色的“夢里水鄉”,在后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實現自我的蛻變與超越。
冷水江市金竹山鎮麻溪村(央廣網發 李炎林 攝)
文旅開發,讓麻溪碼頭重獲新生,而另一些碼頭,卻被永久地塵封進了歷史的深處婁底。蘇溪關,地處新化、安化兩縣交界處,這里是新化和寶慶府全境茶葉運輸的必經之路,也是黑茶走向世界的集散地。
重建的蘇溪關茶馬古道碼頭(央廣網發 彭鵬 攝)
自明萬歷年間將“黑茶”定為“官茶”后,蘇溪碼頭繁盛一時,新化、安化的茶葉,走陸路匯集到楊木洲進行加工之后,從這里裝船,走資江過長江,從天津、上海等地出海,發往世界婁底。
當年,這里每天茶商云集,茶馬互市,好不熱鬧婁底。隨著19**年柘溪水庫蓄水,昔日繁華的蘇溪碼頭被淹沒在了這一片波瀾之下,從這里延伸出去的茶馬古道,也逐漸淹沒在萋萋芳草中。
最近,畫家段皓制定了一個寫生計劃,他要沿著茶馬古道,將沿途的歷史遺跡、風土人情,以國畫的形式展示出來婁底。
“我就想通過我的畫筆,把那些已經消失的東西重現出來,讓人們重新認識茶馬古道婁底。”在段皓的畫筆下,一條條古道在山嶺之間蜿蜒,一處處茶亭在峰回路轉處若隱若現,溯洄時光深處,我們仿佛能看到長長的商隊一個個重疊的背影,能聽到馬蹄聲在山嵐里響動,畫布上的咫尺方寸,都是當年的無盡繁華。
畫家段皓在新化縣圳上鎮寫生(央廣網發 王健 攝)
古道悠悠,訴說著一代人的記憶;崎嶇之路,續寫著山河變遷、歲月更迭婁底。生長于茶馬古道邊的作家方八另,是愛茶、懂茶之人。他花了20年時間走遍全國訪茶、問茶,著成散文集《尋茶中國》,被許多人奉為當代的“茶經”,雖然喝遍天下名茶,但新化紅茶一直在他的味蕾深處占有獨特位置。
方八另說:“我的祖父是當地有名的茶農,擁有10多個山嶺的茶園,我從小就耳濡目染,參與父母的種茶和采茶事務,為我以后學茶、尋茶、訪茶提供了基礎和方法婁底。”
作家方八另在新化縣大熊山采風(央廣網發 彭鵬 攝)
傳承新化紅茶的悠久歷史與優良品質,今天,茶馬古道沿線,開辟出了一座座規模宏大的茶園,那些屹立數百年的古茶樹,依然蓬勃生長婁底。“作為現代茶人,我們的新使命就是盤活茶馬古道的資源,推進茶旅融合發展,擦亮湖紅之源品牌。”說起新化紅茶的未來,湖南省茶葉協會副會長、湖南紫金茶葉科技發展吉印通董事長羅新亮信心滿滿。
婁底市茶葉協會會長陳建明、副會長羅新亮探討新化紅茶發展前景(央廣網發 彭鵬 攝)
重塑“古”色 在歷久彌新中孕育美好未來
焚香、品茶、吟詩、聽戲……資江河畔向東街上這座古舊的宅院里,時光好像倒回了百年婁底。這里是文人雅士的聚點,也是收藏愛好者的沙龍。
慎德堂主人曹文斌喜歡收藏民間老物件,大到家具、石碑,小到筆頭、針腳,只要是有年頭的東西,他都想方設法買回來陳列,供友人觀賞把玩婁底。
新化縣向東街慎德堂婁底,收藏愛好者在參觀(央廣網發 馬馳 攝)
一天,慎德堂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婁底。他此次前來,是打聽一幅遺失的畫作。
聽完來客介紹后,曹文斌等人連稱對這幅畫作有印象婁底。原來,這人叫朱赤忠,要尋找的是他父親朱佛郎手繪的一幅古城全景圖。朱赤忠在上梅古城出生長大,圖畫上的每一條街巷,都是他兒時歡樂奔跑的地方。在舊城改造的浪潮中,朱赤忠一家搬到了新城區生活,這幅古城全景圖不慎遺失了。
“這幅畫是我父親親手繪制的,上面每條街道、每棟建筑,每家商鋪都畫得清清楚楚,可以說是新化版的《清明上河圖》婁底。”朱赤忠回憶。
盡管古城全景圖杳無音信,但當朱赤忠坐上慎德堂這些有著年頭的老家具,看著窗外搖曳的光影時,兒時的古城記憶漸漸在他的腦海中蘇醒了婁底。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我家上面有個斗笠鋪,店里有兩個師傅字寫得特別好,就像印出來的一樣,挺遺憾的是我小時候因為貪玩沒有跟著他學寫字,如果是當時跟著這些師傅練一練,我的字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婁底。”朱赤忠說。
新化市民朱赤忠前來慎德堂打聽父親的畫作(央廣網發 彭鵬 攝)
今天,上梅古城的舊城改造工程依然在進行,和以前不同,這次不是推倒重來,而是修舊如舊,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婁底。時代向前,資江河畔屹立了兩百多年的北塔邊,已經長出一座恢宏的新城,當我們走過人流如織的青石板路,從霓虹閃爍中仰望靜謐深邃的古塔,就能感受到“弦歌不輟”的傳承,激起“思接千載”的心緒,體味“品類之盛”的生機。
歲月悠悠,這些歷盡滄桑的古道、古城、古建筑……正以它們頑強的生命力,在歷史煙云里銘刻輝煌的過去,在世代傳承下見證精彩的現在,更在歷久彌新中孕育美好的未來婁底。(謝暑光)
021yin.com,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